虚拟化技术服务外包SLA合同协议模板

8.9

 

虚拟化技术服务合同
目录
1.合同当事人
2.术语定义
3.合同标的
4.服务内容和范围
4.1 服务器虚拟化
4.2 桌面虚拟化
4.3 网络虚拟化
5.技术要求和标准
6.服务级别协议(SLA)
7.项目实施计划
8.验收标准和程序
9.知识产权
10.保密条款
11.价格和支付
12.违约责任
13.不可抗力
14.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
15.争议解决
16.其他条款
1. 合同当事人
甲方(需求方):[公司名称]
地址:[详细地址]
法定代表人:[姓名]
联系人:[姓名]
电话:[电话号码]
电子邮箱:[邮箱地址]
乙方(服务方):[公司名称]
地址:[详细地址]
法定代表人:[姓名]
联系人:[姓名]
电话:[电话号码]
电子邮箱:[邮箱地址]
2. 术语定义
2.1 虚拟化技术:指通过软件模拟的方式创建虚拟版本的计算机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存储设备或网络资源的技术。
2.2 服务器虚拟化:指将物理服务器的资源(如CPU、内存、存储和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服务器的技术。
2.3 桌面虚拟化:指将用户的桌面环境从本地设备分离,并在远程服务器上运行的技术。
2.4 网络虚拟化:指将物理网络资源抽象化,创建逻辑网络的技术。
2.5 虚拟机(VM):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2.6 虚拟机监控器(Hypervisor):也称为虚拟机管理器,是用于创建和运行虚拟机的软件、固件或硬件。
2.7 容器:一种轻量级、可移植、自包含的软件打包技术,使应用程序能够在几乎任何地方以相同的方式运行。
2.8 软件定义网络(SDN):一种网络架构方法,通过网络抽象化实现网络控制的直接可编程性。
2.9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将网络功能从专有硬件中分离出来,以软件的形式在通用服务器上运行。
2.10 虚拟局域网(VLAN):在物理网络基础设施上创建的逻辑分段网络。
2.11 虚拟专用网络(VPN):在公共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为远程访问提供安全连接。
2.12 存储区域网络(SAN):专用的高速网络,用于连接和管理共享存储设备。
2.13 网络附加存储(NAS):通过网络提供文件级数据存储服务的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
2.14 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可扩展、弹性的IT能力的模型。
2.15 混合云:结合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云计算环境。
2.16 多租户:在单一系统或软件实例中服务多个客户的架构。
2.17 负载均衡:在多个计算资源(如计算机、网络链接、CPU或磁盘驱动器)中分配工作负载的过程。
2.18 高可用性(HA):系统或组件在长时间内保持持续运行的能力。
2.19 灾难恢复(DR):在灾难发生后恢复数据访问和IT基础设施的一系列政策、工具和程序。
2.20 服务级别协议(SLA):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之间就服务的性能、质量和责任达成的正式承诺。
3. 合同标的
3.1 甲方委托乙方提供虚拟化技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的实施、配置、优化、维护和技术支持。
3.2 乙方同意按照本合同的约定,为甲方提供高质量、专业的虚拟化技术服务,以提升甲方的IT基础设施效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 服务内容和范围
4.1 服务器虚拟化
4.1.1 虚拟化平台部署:在甲方指定的物理服务器上部署和配置虚拟化平台软件(如VMware vSphere、Microsoft Hyper-V、KVM等)。
4.1.2 虚拟机创建和管理:根据甲方需求创建、配置和管理虚拟机,包括CPU、内存、存储和网络资源的分配。
4.1.3 资源池管理:建立和优化服务器资源池,实现计算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负载均衡。
4.1.4 高可用性配置:配置虚拟机的高可用性功能,确保关键业务的连续性。
4.1.5 虚拟机迁移:实现虚拟机在不同物理主机之间的实时迁移,以便于维护和资源优化。
4.1.6 备份和恢复:配置虚拟机的备份策略,并在需要时提供恢复服务。
4.1.7 性能监控和优化:部署监控工具,持续监控虚拟化环境的性能,并提供优化建议。
4.1.8 安全加固:对虚拟化环境进行安全配置和加固,包括访问控制、网络隔离等。
4.1.9 容器化支持:如需要,提供容器技术(如Docker、Kubernetes)的集成和管理服务。
4.1.10 虚拟化环境的扩展和升级:根据甲方业务发展需求,提供虚拟化环境的扩展和升级服务。
4.2 桌面虚拟化
4.2.1 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部署:在甲方的数据中心部署VDI解决方案(如VMware Horizon、Citrix Virtual Apps and Desktops等)。
4.2.2 虚拟桌面模板创建:根据甲方不同用户组的需求,创建和管理虚拟桌面模板。
4.2.3 用户配置文件管理:实现用户配置文件的集中管理和漫游功能。
4.2.4 应用程序虚拟化:配置应用程序虚拟化解决方案,实现应用程序的集中部署和管理。
4.2.5 远程访问配置:配置安全的远程访问解决方案,使用户能够从任何设备访问其虚拟桌面。
4.2.6 多媒体重定向:优化虚拟桌面的多媒体体验,包括音频和视频重定向配置。
4.2.7 打印服务:配置虚拟化环境中的打印服务,支持本地和网络打印机。
4.2.8 性能优化:持续监控和优化虚拟桌面的性能,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
4.2.9 安全策略实施:实施桌面虚拟化环境的安全策略,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
4.2.10 许可证管理:协助甲方管理虚拟桌面和应用程序的软件许可证。
4.3 网络虚拟化
4.3.1 软件定义网络(SDN)部署:在甲方的网络基础设施上部署和配置SDN控制器和相关组件。
4.3.2 虚拟网络创建:根据甲方的网络拓扑需求,创建和管理虚拟网络。
4.3.3 网络分段:实现基于VLAN或VXLAN的网络分段,提高网络安全性和灵活性。
4.3.4 虚拟路由和交换:配置虚拟路由器和交换机,优化网络流量。
4.3.5 负载均衡:部署和配置虚拟负载均衡器,优化应用程序性能和可用性。
4.3.6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根据需求部署虚拟化的网络功能,如虚拟防火墙、IPS/IDS等。
4.3.7 网络自动化:实现网络配置和管理的自动化,提高运维效率。
4.3.8 网络监控和分析:部署网络监控工具,提供实时的网络性能分析和故障排除。
4.3.9 多云网络集成:如需要,提供跨云平台的网络集成服务,实现混合云环境的无缝连接。
4.3.10 网络安全加固:实施网络安全最佳实践,包括微分段、加密通信等。
5. 技术要求和标准
5.1 一般要求
5.1.1 乙方提供的所有虚拟化解决方案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GB/T 21562-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37988-2019 信息安全技术 虚拟化安全指南
 5.1.2 所有实施和配置必须遵循相关技术的最佳实践和厂商建议。
 5.1.3 乙方必须确保所有虚拟化组件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5.1.4 乙方应采用业界领先的虚拟化技术和解决方案,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5.2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要求
 5.2.1 虚拟化平台必须支持x86架构的服务器,并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处理器的虚拟化扩展。
 5.2.2 支持实时迁移(Live Migration)功能,允许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将虚拟机从一个物理主机迁移到另一个物理主机。
 5.2.3 提供资源超分配(Over-commitment)能力,以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
 5.2.4 支持虚拟机快照和克隆功能,便于系统备份和快速部署。
 5.2.5 提供详细的性能监控和资源使用报告功能。
 5.2.6 支持主流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Windows Server、各种Linux发行版和Unix系统。
 5.2.7 提供API或命令行接口,支持自动化管理和与其他系统集成。
 5.2.8 支持虚拟机加密,保护敏感数据和工作负载。
 5.2.9 提供虚拟交换机功能,支持VLAN和高级网络功能。
 5.2.10 支持存储虚拟化,包括精简配置(Thin Provisioning)和存储迁移功能。
 5.3 桌面虚拟化技术要求
 5.3.1 支持多种终端设备访问,包括PC、瘦客户端、移动设备等。
 5.3.2 提供统一的管理控制台,简化桌面和应用程序的部署、更新和管理。
 5.3.3 支持用户配置文件虚拟化,实现个性化设置的漫游功能。
 5.3.4 提供应用程序虚拟化功能,支持应用程序流式传输和隔离。
 5.3.5 支持多媒体重定向,确保音频和视频的流畅播放。
 5.3.6 提供高级图形加速功能,支持3D图形和GPU虚拟化。
 5.3.7 支持智能卡认证和双因素认证等高级安全功能。
 5.3.8 提供会话可靠性和自动重连功能,确保用户体验的连续性。
 5.3.9 支持USB设备重定向,允许在虚拟桌面中使用本地USB设备。
 5.3.10 提供详细的监控和报告功能,包括用户体验指标和资源使用情况。
 5.4 网络虚拟化技术要求
 5.4.1 支持OpenFlow等标准协议,实现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分离。
 5.4.2 提供集中化的网络管理和控制界面,支持可视化的网络拓扑管理。
 5.4.3 支持网络自动化和编排,能够通过API或脚本实现网络配置的自动化。
 5.4.4 提供高级的网络分段功能,支持VXLAN等网络虚拟化技术。
 5.4.5 支持动态路由和负载均衡,优化网络流量。
 5.4.6 提供微分段(Micro-segmentation)功能,增强网络安全性。
 5.4.7 支持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能够部署虚拟化的网络服务。
 5.4.8 提供详细的网络监控和分析功能,包括流量分析和性能指标。
 5.4.9 支持多租户网络隔离,确保不同租户之间的网络安全。
 5.4.10 提供与主流云平台的集成能力,支持混合云和多云环境。
6. 服务级别协议(SLA)
6.1 可用性
6.1.1 虚拟化平台的总体可用性应达到99.99%,即每年累计不可用时间不超过52.56分钟。
6.1.2 计划内维护时间不计入不可用时间,但乙方应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通知甲方。
6.1.3 任何单次计划外中断不得超过4小时。
6.2 性能指标
6.2.1 虚拟机创建时间:标准配置的虚拟机应在5分钟内完成创建和启动。
6.2.2 存储响应时间:90%的I/O操作应在10毫秒内完成。
6.2.3 网络延迟:虚拟机之间的网络延迟应低于1毫秒。
6.2.4 虚拟桌面登录时间:90%的用户应能在30秒内完成登录。
6.3 支持响应时间
6.3.1 紧急问题(影响业务运行的严重问题):30分钟内响应,4小时内解决或提供临时解决方案。
6.3.2 高优先级问题(影响部分功能但不影响核心业务):2小时内响应,8小时内解决或提供临时解决方案。
6.3.3 一般问题:4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解决或提供解决时间表。
6.3.4 低优先级问题(功能或使用建议):8小时内响应,5个工作日内提供解决方案或反馈。
6.4 数据备份和恢复
6.4.1 乙方应每日执行增量备份,每周执行一次全量备份。
6.4.2 数据恢复时间目标(RTO):关键系统4小时,非关键系统8小时。
6.4.3 数据恢复点目标(RPO):不超过24小时。
6.5 安全性
6.5.1 乙方应确保虚拟化环境符合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的要求。
6.5.2 每季度应进行一次安全漏洞扫描,并在30天内修复发现的高危漏洞。
6.5.3 每年应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评估和渗透测试。
6.6 报告和文档
6.6.1 乙方应提供每月的性能报告,包括资源使用情况、可用性统计和事件汇总。
6.6.2 每季度提供一次服务质量评估报告,包括SLA达成情况和改进建议。
6.6.3 所有文档应及时更新,确保反映当前的系统状态和配置。
6.7 SLA违约赔偿
6.7.1 月度可用性低于99.99%但高于99.9%:赔偿当月服务费的10%。
6.7.2 月度可用性低于99.9%但高于99%:赔偿当月服务费的25%。
6.7.3 月度可用性低于99%:赔偿当月服务费的50%。
6.7.4 连续两个月未达到SLA标准:甲方有权终止合同,乙方应退还未使用的服务费。
7. 项目实施计划
7.1 项目启动阶段(1-2周)
7.1.1 召开项目启
【文档包含正文,附件:附件一:项目需求说明书、附件二:技术方案设计文档、附件三:服务级别协议(SLA)详细说明、附件四:验收测试方案、附件五:培训计划】


您可能还喜欢

首页 导航 会员 客服 微信
QQ95022435 微信 邮箱 TOP